QQ客服热线
您的当前位置: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内容详细页
中华文化传承与教师教育的实践探索
来源:河南中华文化促进会   编辑:admin   发布日间:2015-07-06   

中华文化传承与教师教育的实践探索

——郑州师范学院教授于向英在“两岸经济文化(苗栗)论坛”上的主题演讲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在高校育人,特别是在教师教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沿着历史的纵线追溯教师教育起源和变迁,从实践的角度,思考如何把中华文化传承与教师教育实践紧密融合。希望能对同仁扩展思路有所裨益。
        一、教师教育溯源及内涵
       (一)“教育”的词解
“教育”一词始见于《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通俗点说“教:上做下学(或模仿);育:正确态度对待客观。”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以正确的习惯和态度对待客观。“教育”成为常用词是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根据一定社会现实和未来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根据教育的对象、任务、内容和形式的特征对教育实践所作的划分,教育类型主要有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三种。
     (二)“教师教育”与“师范教育”的内涵界定
      “师”的名称,在夏、商、周时就有了,最早出现是在甲骨文中的“文师”之称。以后,西汉的董仲舒用了“师”一词,司马迁用了“师表”一词,他们都着重强调师的表率作用。西汉杨雄在《法言?学行》中说:“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世人遂把教师职业的特征概括为“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最早把“师范”二字并用的,见于《后汉书?文苑传?赵壹传》。内云:“君学成师范,缙绅归慕。仰高希骥,历年滋多” 。现代“师范”一词,成为培养教师的学校,尽管名称不同,级别有异,意义仍是指培养“堪为人师而模范之”的人才也,由此可见,“师范”一词的深义,古今无异。
      大陆一直把教师培养称之为“师范教育”,把培养教师的学校称之为师范学校、师范大学等。以《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为代表的各种教育工具书,大都把师范教育定义为“培养师资的专业教育”,“培养和提高基础教育师资的专门教育”。虽然人们把“师范教育”定义为专业的或专门的培养教师的教育,但师范教育的实践从形式上看,师范教育主要是教师的职前教育。比如大陆的师范学校是培养幼儿园、小学教师,师范专科学校是培养初中教师,师范大学是培养高中教师的等等。
       大陆师范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种办学形式:以师范大学(学院)、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中等师范学校为主体;以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和其他学校所办的师范专业为补充。上世纪90年代以前,大陆教师培养着重在学历教育方面,因此师范院校则是进行职前教师的学历教育,教育学院系统着重的是在职教师的学历达标教育。随着教师学历达标率和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知识更新加速,教师需要不断更新其知识结构并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教师培养出现了职前培养和在职进修并举的情况,师范院校不仅开展职前教育也开展在职教育,并开始办非师范类专业,一些综合性大学开始设教育研究部门并着手教育研究生的培养。显然,“师范教育”这一概念已经不能概括我们的教师培养活动了,“师范教育”这一概念逐步被“教师教育”所取代。
       教师教育是对教师培养和培训的统称,就是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实施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等连续的、可发展的、一体化的教育过程。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并不是简单的概念替换或文字游戏,而是标志着教师培养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的含义,在本质上是有所区别的。“教师教育”较于“师范教育”的内涵更为丰富,更为适应于当今世界的科技知识的更新加速和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体现与时俱进。由“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转变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制度、模式、方法、标准、课程设置、权利责任,关系到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是一项复杂而又意义重大的教师培养系统工程。
        二、大陆教师教育的历史沿革与发展
       (一)大陆教师教育模式的历史演进
        1.教师教育模式的发轫。(借鉴日本模式)
       师范作为专门培养教师的教育机构,最早起源于17、18世纪的法国和德国,大陆师范教育始于清朝末年,经历了四次重大变革。1897年2月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设立“师范院”,这当是师范教育之始。1902年,张謇(jian)创办通州师范学校(就是江苏南通师范学校),从此有了培养教师的大陆第一所独立设置的中等师范学校。同年,学务大臣张百熙主持拟定了《京师大学堂章程》、《考选入学章程》、《高等学堂章程》等6个文件,当年的八月十五奏呈颁布,史称《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
壬寅学制中教师教育模式有两级即“师范馆”和“师范学堂”。这个学制颁布以后,没有执行就给废掉了。原因是主持拟定“壬寅学制”的张百熙偏护新学遭到众多诽谤,再一个就是这个学制制定的太仓促,存在很多问题。1904年1月13日(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学务大臣张百熙、荣庆、张之洞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颁布,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由政府颁布并实施的全国统一的学校教育系统,后称“癸卯学制”。1907年颁布《女子学堂章程》,改变了过去师范学堂不许女子入学的规定。学校系统是借鉴了日本的教育模式,呈现多级化,即“优级师范学堂”、“初级师范学堂”和“师范预科”等。
      2.教师教育模式的变革(借鉴美国模式)
       仿日模式尽管在教师急需的情况下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随着大批留美学生回国,对中国的教师教育产生了较大影响,一些人对教师教育模式提出了质疑,变革教师教育模式势在必行。于是,1922年11月1日颁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方案》,史称“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该学校系统由于是模仿美国的“六三三”分段,所以又称“六三三学制”。
      3.教师教育模式的变迁(借鉴苏联模式)
      1922年新模式产生后,尽管在以后的30年里几经修改补充,一波三折并经历了时局的动荡,从1938年到1946年师范学院呈现了快速发展,这个时期师范学院从无发展到了67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代表,也就自然的成了模仿的对象,于是1951年10月1日颁布《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又召开师范工作会议,规划了教师教育的格局。学校系统确立了教师教育三级模式,即中师、高师专科和高师本科,分别培养小学教师、初中教师和高级中学和中等专业学校教师。
      4.两级教师教育模式的确立(现行教育模式)
       三级教师教育模式经过曲曲折折的发展变化仍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公民素质普遍提高的社会要求,在1999年提出了教师教育层次结构由三级师范(高师本科、高师专科、中等师范)向二级师范(高师本科、高师专科)过渡的调整目标,目前基本上已实现了平稳过渡,两级教师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二)大陆教师教育模式的思考
现行教师教育模式已历时15年,15年来教师教育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对全面提高教师教育质量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既取得了显著成效,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地分析和总结。
      1.现行教师教育模式取得的成效 
      第一,现行教师教育模式,促进了教师教育的整体改革。两级模式的建立打破了原来的教师出自一个“师字头”“一统天下”的“单一”培养模式,逐步建立起由综合大学、师范大学(学院)共同承担教师教育任务的两级模式,教师教育的多元化局面逐步形成,为教师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和动力。
       第二,现行教师教育模式,提高了教师的学历层次。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公民文化知识素质全面提升的必然要求,随着改革开放和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面对社会的剧烈变革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和教师教育质量仍是势在必行。
      第三,现行教师教育模式,增强了师范院校与非师范院校的竞争力。随着“国标省考县聘”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实施和教师资格证统考全国推行,使得师范院校与非师范院校竞争加剧。一方面师范院校要保住这个阵地,另一方面非师范院校要攻这块阵地,就要更新教师教育的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就业意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其受益者是社会,为高质量的教师培养提供了良好平台。
        2.现行教师教育模式需要探讨的问题
         第一,关于单一模式和多元模式并存问题。两种模式在实践环节的选择上,在当前教师教育的办学体系上,力求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开放灵活的中小学教师教育体系。在办学实践层面上开展的并非一帆风顺,在参与教师教育的综合大学中,师范院校独特的条件和竞争力仍然是教师教育的主体。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尽管教师教育单一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教师来源只允许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当教师,其他院校没有这个资格,尽管师范院校毕业生存在发展后劲不足、科研能力不强等等,也不影响其做教师。如单一模式不利于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等。但是从客观上讲,师范院校的环境,教师职业定向的共同体学生,营造了将来做教师的环境,从主观上讲教师职业的认同感,教师职业发展的动机,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教师职业信念,教师教学机智熏陶等,无不对学生将来从事教学活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二,关于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的问题。从教师教育诞生到现在100多年来,这是一对很难解决的矛盾,二者在教师教育上,表面现象是教师的学历层次和教学技能的关系,但深层次的东西则是教师的知识文化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关系,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结构的关系问题。教师的学历层次提高了,并不代表他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就适合做教师,有了好的知识结构,还要有做教师的本领。蔡元培先生认为,“学术”一词是两个方面,“学为学理,术为应用”,“学”“术”之别是基础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之别,他们的关系是“学必借术的应用,术必以学为基础”。所以他主张,“治学”和“治术”应分开办理。世界上发达国家也在这方面进行探讨。美国1986年取消教育专业学士学位,教师专业的的训练在研究生阶段进行,四年本科毕业以后接受一到两年的教育专业训练;法国1990年在综合大学里设置“教师培训学院”,培养中小学教师师资;德国要求获得就业后要经18个月教师培训,经过教师资格考试,方可获得教师资格证;英国要求获得学士学位后再进行一年的教师职业训练,才能做教师;日本1979年10月进行教育改革,创办新型教育大学,以培养国民信赖的教师,学生从综合大学和教育大学毕业后,都必须参加口试、笔试,合格后做教师。大陆已有大学在进行探索,即大学四年毕业后,再进行两年的教师职业训练,即我们说的4+2模式,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方可做教师。也有大学进行3+3模式的研究。
       第三,关于教师的培养与就职问题。从教师的培养上放开的速度慢,而就业上速度快。目前看,虽然从教师资格证准入方面给予了非师毕业生同等的考试机会,但是从实际看,师范院校的毕业生的任教机会要高于非师范生,原因如前所述是多方面的。尽管有些非师范毕业生拿到了教师资格证,进入了教师序列,但多方面都表现出了不适应。如教学技能与技巧、备课、讲课、辅导学生等等与师范生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有些学校招聘宁愿招师范毕业生而不愿招非师范毕业生做教师。
        三、中华文化传承与教师教育的实践探索
       自19世纪末南洋公学师范院、京师大堂师范馆和通州师范学校创立至今,大陆教师教育已走过百年的历程,形成了以独立设置的各级各类师范院校为主体,多渠道、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教师教育体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在这些成就的背后,中华传统文化丰富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对大学生的道德养成和人格塑造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现结合我校实际,谈谈传承中华文化开展教师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一)传承中华文化,培养“敬祖行孝、济世救人”的报恩精神。孝道,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元素,在中华文化中凸显本根性。“本立而道生”,始于孝道的报恩精神;敬祖行孝,重视生命的价值而求“久”的思想;“追孝于前”,滋生的“重史”意识,是中华民族及其文化永续不断、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学校通过开展“感恩教育”、“爱驻母校、旧物融情”、“给父母的一封信”等特色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把孝心、爱心变成责任、化为行动。在孝道爱心文化的滋养下,郑州师院涌现出大爱无疆“爱心基金会”和“爱心社”、“义教之家”等优秀的爱心公益类学生社团,涌现出像一边上学一边照顾植物人妈妈的孝道楷模底慧敏同学 。
       (二)传承中华文化,培养“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奋斗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经典地概括了中华民族刚劲强健、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在人的生存态度上积极的价值渗透与塑造。学校以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观念去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培养他们刻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和勇于挑战的竞争意识,始终保持不屈不挠的信心和斗志。
我校优秀毕业生翟莹同学靠着自我奋斗,从专科到本科再到美国著名大学学习,毕业后留在联合国管理部工作,近期刚刚回到母校,为在校大学生做了一场精彩报告。
我校特教学院的聋哑大学生身残志坚,克服重重障碍,刻苦训练,排演出的舞蹈《妙手生花》在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比赛等多种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给观众带来了深深的震撼。就在本月初,聋哑舞团登上了《出彩中国人》舞台,与美国茉莉花舞蹈团同台竞赛,最后双方共同以“黄河儿女”组合一起进入总决赛。
      (三)传承中华文化,培养“厚德载物、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中华民族把“厚德载物”作为传统美德,主张以“持中和谐”的手段来办事情处理问题,把“公而忘私”、“先人后己”作为道德原则,强调以公义战胜私欲,要求社会成员奉公尽忠,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学校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营造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校园氛围以及和睦相处的人际环境,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培育大学生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道德情感。
学校每年组织上百支实践分队,1万余名学生利用寒暑假积极开展支教扶贫、科技兴农、环境保护、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积极地服务社会,学校也因此连续12年成为省、市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近百支实践队获得省、市级社会实践奖项。
张景川老师,先后多次带领师生赴四川省越西县大营盘村小学(专供麻风病康复人员子女上学的一所特殊学校)和西藏林芝地区支教、获评2014“感动中原”年度十大教育人物 。
“最美乡村教师”杨承,是我校化学系2009届毕业生,怀揣着传道授业的梦想,以及深入农村扎根基层的信念,作为“农村特岗教师”,来到一所位于黄河岸边的小学,因学校教师资源稀缺,他不但完成了包班的语文、数学课,还咬牙包下了全校的音乐、体育课,将自己的青春奉献在了这所小学。
      (四)传承中华文化,培养“讲情重义、诚实守信”的文化精神。传统文化把“仁义礼智信”作为君子交友的重要原则,讲求“仁义忠恕、道德诚信、重情守义”。学校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入学文化、成长文化和毕业文化过程之中,实现了以诚信精神引领教化学生。通过开展以诚信宣誓、专题讲座为主要形式的入学教育,将家庭诚信、校园诚信等内涵及时传递给新生。通过引导学生学风诚信、网络诚信、情感诚信和师德诚信的校园文化活动,使诚信意识在大学生心目中有形、具体、近距离、可操作。同时,以职业生活中的组织诚信和个人诚信为宗旨,开展择业诚信、岗位责任诚信和离职诚信教育,让同学们走出学校、步入社会,引导大学生把诚信作为立人处世的内心向往。
       (五)传承中华文化,培养“以人为本、重义轻利”的道德精神。中华文化主张“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和重义轻利的道德情感。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贯穿“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尚师尚能,积极探索先进适用的全方位育人机制,营建各种人才健康成长的教育生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组织各级各类社团组织,不定期开展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活动,如,京剧、豫剧、扎染、陶瓷制作、油画比赛等,营造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陶冶学生、感召学生,强化学生对“以人为本、重义轻利”的具体化认知和践行。
       (六)传承中华文化,培养“修齐治平国家为先”的理想精神。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一直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人生态度,形成了国人特有的强调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以及国家在先、个人在后的文化基因。学校在历史教学中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涌现出无数的英雄人物,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独一无二的作用等,激发当代大学生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在语文教学中利用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强烈体现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传统的脍炙人口的诗句,激励大学生迸发强烈爱国情怀,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我校坚守中华文化传承,务本求真,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厚德、博学、弘毅、创新”的校风,以构筑区域性教师教育中心为己任,以“与中原一同崛起”的气度,在高校如林的省会城市,营造出了一片新型师资养育成才的绿洲。
                         (根据录音整理)

关于本会|活动集锦|交流演出|服务民生|会员中心|联系我们

地址:郑州市管城区城东路94号华亿大厦14楼05号   电话:0371-63318666    15238033467   传真:0371-63318666
Copyright@ 2012 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 版权所有    www.hnccp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1001920号 技术支持:瑞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