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热线
您的当前位置: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物风采· 新闻详细
台北海洋技术学校校长唐彦博在“两岸经济文化(郑州)论坛”上的主题演讲
来源: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   编辑:admin   发布日间:2016-07-15   

 

两岸教育交流合作现状与展望

 

台北海洋技术学校校长唐彦博在“两岸经济文化论坛”上的主题发言

 

 

敬爱陈主席、钱董事长、各位嘉宾、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
       不容否认,两岸同文同种,而且在教育方面各自有特色。大家都非常谦让地说对方的优点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在2008年马英九执政后,确实把两岸逐步推向一个比较稳定发展的机制,尤其在签订“经济合作架构协定”之后,经济相互融合,文化教育也持续推动。两岸领导人,包括钱復董事长和陈主席都谈到,两岸领导非常重视文化教育的交流。在此基础上,希望大陆和台湾能够都往前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2008年,“陆生三法”在台湾引起了很大反响。2010年8月19日,三读通过陆生三法修正案,台湾招收陆生就学的法源因而确立,也开启起两岸教育交流更宽广的渠道。在三法通过后,两岸的交流更是往前迈出一步,但碍于当时政治环境的限制,台湾地区提出了“三限六不”的政策:限制采认高校、限制陆生总额、限制医事学术采认,不加分、不提供奖助学金、不影响招生名额、不允许校外打工、毕业后不可留台就业、不开放报考证照,以减少修“法”阻力。
两岸教育交流合作的现状
        两岸教育合作的现状可分为四个时期:一是萌芽期(1979年至1991年)。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台湾开始解除禁严,开放大陆探亲。1979年开始这一阶段,我们称为萌芽期;二是开展期;三是趋缓期;四是扩大交流期。在这几年漫长的时间里,两岸的文化教育交流已经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在实质教学过程中也获得很多值得我们探讨的部分。
       台湾对大陆的开放政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开放政策
       2011年,台湾地区教育部门公布开放41所985工程学校。2013年,增加至111所“211工程”学校。2014年4月18日,再度公布扩大18所音乐、艺术、体育独立及科学研究等专业大学院校与高等教育机构,大陆地区大学及高等教育机构认可名册名单共计129所。朝阳科技大学钟任校长特别提到,台湾的高校和技职体系是不一样的。在开放以后,大陆到台湾读一般高校的学生所占的比较多,技专院校的比较少。为配合台湾二年制学校招生需求,2013年,大陆专科学校名单增至191所,但局限在福建、广东两个省。在此过程中,我个人对目前国民党即将转换政党所做这个措施是高度认同。因为在4月27日,在开放26所大陆高校后,达到155所,遍及中国大陆 31个省级行政区。为什么还要再开放这几所,累计到155所?两岸不管台湾的学生在大陆就职学位或大陆的学生能够到台湾,深化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基础,因此有这样的开放措施。155所学校中,在获得认同的前三名,北京高达到37所学校,紧接着是江苏、上海、湖北。可是作为人口大省,河南对台交流最少。河南省仅仅开放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和河南农业大学,这是对河南省极为不公平。王广亚先在河南创建大学,才有台湾大学的成立。所以,我也主张应该像奥运一样点燃圣火,先从河南升达点燃圣火,再迎接圣火到台湾,这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在两岸教育交流过程中,我个人统计的大专院校招收大陆生统计的数字显示,从硕士到学士中,大陆到台湾就读的学生人数最多的是学士。在2014年达到88%以上,到2015年达到92%,这比例算是相当多的。但是博士学位相对比较少,但是去年也达到5成以上。所以两岸的交流学生人数念正规的学位越来越多,学士学位的人数增幅的比例相比硕士和博士学位多的多。据了解,2015年台湾境外学生陆生在台修读学位与短期研习人数超过11万人,在这里面正式修读学位的大陆学生7813人,在46523位学生中占16.79%,不到两成。非正规学生中,大陆有34114人,占台湾非学位学生高达53.59%。每年都占70%左右的比例,还在增长。2014年,大陆的学生到台湾所修读正式学位5881人中,商业及管理人数最多,其次是工程类,第三是人文和新闻传播媒体。我认为大陆生活水平提高后,我们对文化产业需求逐渐加大。
       中国大陆专科毕业生来台读二技(专升本),2013年始招收专升本第1年核定招生人数仅955人,2014与2015年都是1000人,且仅限福建、广东两省,更重要的是实际招收人数少之又少。在2015年11月,马英九和习近平先生会面后,马英九先生提出希望大陆省市能够开放更多的院校到台湾就读专升本,这个政策在当时也获得很大的反响:招生人数由原定900多人到今年1500人,地区也增加到北京、上海、浙江、江苏、辽宁和湖北。从台湾的学生和大陆的学生的交流情况可以看出,大陆的学生到台湾念书非常优秀,所以很多奖学金也被大陆的同学拿走。
        2.大陆对台教育交流合作政策是多元化
        对台教育交流福建先行先试。1985年,福建成为对台的第一位招收台湾学生的省。1999年,福建颁发相关的法规对台招生。2008年,福建农林大学招收台湾农业技术人员开设成人班,是大陆成人教育招收台湾学生的第一例。漳州天福茶职业学院是第一批允许招收台湾学生的民办学校。福建出台政策为在闽台商子女就读中小学开辟绿色通道,在中国大陆也是首例。
        大陸來台取得學位學生中,來自福建的學生就占1/4。到福建就讀大學的台生,占大陸大學台生總數的1/6。
 
       目前,不管是朝阳还是我们学校在福建都有开设专班,同时也开设了两岸职业教育方面的交流中心,包括一些师资资源培训基地。台湾只有承认福建三所的学校,可是截至2016年1月7日前,福建已有69所高等学校与台湾大专院校签署500多份合作交流协议。大陆来台取得学位的学生中有四分之一是来自福建,台湾到福建就读的学生占大陆的六分之一。因为台湾到福建非常方便通过小三通,厦门大学招收非常多的台湾学生,这一点也是我非常推荐我几位学生到福建工作。根据统计,2015年福建招收台湾的师资就有132位,今年预计再招收200位教师。福建今年也将制订并颁布《促进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十条措施》,加强两岸高等教育领域交流合作。这个现象说明,福建一直强调台湾的师资培养过程很有发展潜力,有实物的经验,教学有一体的效果。从数字分析这十年中,台湾预期师资将会少掉一万四千多名,因为少子化促使学校关闭。而每年台湾毕业的博士学位的人数有3600人到4200人,大学里要聘的老师一年大概700人,其中300位是国外的博士,仅400位是本土博士。所以台湾每年就可能出现3200到3800位流浪博士。所以这是台湾高等教育和台湾人才的状况。反观中国招生比台湾太灵活太弹性,台湾学生到大陆念正式学位的比大陆到台湾的要多。大陆活络招生管道对台湾学生提供优惠的政策吸引优秀学生,招收台生管道多元化:大陆高考、港澳台大陆高校考试、凭台湾学测甄试和部分高校独立招生。台湾目前招收大陆学生只有单一管道,可是大陆对台湾招生官道有四种,甚至有交换的老师到台湾直接物色博士班硕士班的学生,非常灵活,直接可以吸纳,但台湾不行。大陆对台湾的招生新开放所谓的前顶标,从12%到25%,对台商的学生放宽至均标50%,所以在大陆上学很方便。当时李敖的小孩,他考上台湾大学也考上北大,结果放弃了台大而转投北大,引起非常大的震撼。
        惠台政策我把它整理有四项:放宽免试入学标准、同等收费、专设台湾学生奖学金、专项补贴。福州为了吸纳台湾的人才,更是推出更优惠政策。我们也做一个内部调查,有将近15%的学生愿意到大陆念书,这很恐怖。台湾本身少子化的冲击已经造成学生很少,现在有更多的学生想到大陆念书,还不谈香港或是澳门地区或其他的国家,顶尖生想要去大陆,高教警兆。两方面我把它称作“竞合关系”,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绝对是要各凭本事,来互相吸纳学生,以学生为本,来培养两岸学生。据统计资料显示,当我看到这个资料的时候非常的讶异。到2015年的10月份,在大陆就读的台湾学生已经达到10536人,而在2014年到台湾就读的学生只有7813位。有几个因素,包括台商(经商)已经有不少人到大陆定居,小孩子也逐步往大陆发展。两岸教育情形经过比较,让同学们更加了解,入学有差异性,奖学金有差异性。
        我曾问大陆一个同学,我说你未来的择偶对象会是怎么样?因为我鼓励他们说:两岸学生交流后,我推“三通”:“通学”,互相成立学第。“通勤”,以后在对岸互相可以找到工作。“通婚”。我劝在做的各位同学,台湾少子化,急需要你们去解救,要根留台湾。
 
       当年鼓励台湾的教育人士到大陆创办学校,其中最令我敬佩的是河南籍教育家王广亚。他创办的升达和育达。当时他通过郑州大学和郑州财经学院,民办之后独立出来,现在所发展其他的学校也都有,但是升达与成功学院办的是最好,在台湾受到了充分肯定。我把以前的照片整理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当时两校非常积极的推动,我们也到机场去迎接升达的到来。当时王广亚还健在时也举行座谈会的情况。甚至河南的少林寺到台湾表演只选了两个地方,一个是台北市,一个就是育达科技大学。还有创办人顾怀祖先生分别在江苏盐城射阳县及上海松江创办明达职业技术学院和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人蒋志平先生在江苏淮安市涟水县创办炎黄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人王广生先生在昆山创办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
        两岸教育交流合作的挑战与展望
        1.兩岸教育交流合作的挑戰
        台湾少子化的冲击、影响面非常大,老龄化蔓布到台湾。台湾的少子化是全世界第一。2014学年度159所大学的新生注册率仅约八成二,最差的学校只有17.9%,招生缺额达6万9千,其中私校占近八成三,招生倒数廿名全为私校。2015学年度的大一新生仍有27.3万人,但2016学年度起开始锐减,下滑至25.4万人,减少约1.9万名新生入学。预估2026学年度的大学新鲜人,将只有17.7万人。2016学年有14校将并20个系所。教育部部长吴思华已经预言大学恐从159校淘汰到只剩约一百校。未来如有六十校倒闭,估有一万四千多名教师会失业。教育部虽然于2015年成立媒合平台中介工作,但迄今仅四、五件成功。
        台湾内部受少子女化冲击以及政党轮替后两岸政治互信受考验。台湾教育部官员:陆生三限六不政策事实上只剩一限一不,即限制采认大陆医事学历、陆生不能留台工作。陆生纳入健保无法落实,主要因为台湾政党理念主张不同。两岸学生对于就学信息与管道,仍显认知不足,两岸仍未全面相互承认学历与开放招生省市。两岸教育合作交流人员及师生往来便利之保障,以及相关人身安全、医疗保险及急难救助等问题。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1987年两岸破冰后,29年来的交流一路风雨飘摇,但在马英九执政后的8年,两岸关系确实相对稳定。520政党轮替是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两岸的交流究竟是向左走、向右走,责任不在大陆。中国大陆涉台权威学者、北京大学台研院长李义虎指出,大陆对台政策已作出新的调整,包括“从无感到有感”、“让利照顾回归常态”、“建立奖惩机制”。
        大陆教育部前副部长吴启迪提出4个展望:研商签署两岸教育交流协议,实现两岸教育交流机制化;两岸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交流,增加民族自豪感;推动全面实现学历互相采认,为两岸学生就学就业提供更好条件;深化两岸高等教育领域深入合作,为两岸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
        台湾地区教育部次长陈德华提出6大建议:简化并松绑两岸教育交流规范;强化两岸高校双联学制合作;台湾政府检讨增修相关法令;台湾政府参考办学绩效较佳大陆学校,以做为未来扩大采认学历的名单;架设企业征才平台,以辅导陆生返回大陆后的就业;增加招生规模、弹性,包括扩大招生总额与招生省市范围。
        两岸教育交流合作自2008年后快速发展。尤其在2011年台湾承认大陆高校学历后。无论在高校缔结联盟或签署交流协议、教育专业人士互访、双方学生就读对方学位、陆生在台短期研修生、互相承认学历等均不断扩大。无论是数量、范围与质量上,已获得加大加广加深。台湾政府对推动两岸教育交流合作政策:循序渐进、稳定发展、共创双赢。大陆对台教育交流合作政策:“开展多元措施、活络招生管道、提供优惠政策吸引优秀学生”。
        两岸教育交流合作是时势所趋。未来双方应更务实加强各项交流,进而建立“资源分享,共存共荣”的合作策略。逐步营造互信的基础,亦有助于化解政治的纠葛,共创美好的未来。
关于本会|活动集锦|交流演出|服务民生|会员中心|联系我们

地址:郑州市管城区城东路94号华亿大厦14楼05号   电话:0371-63318666    15238033467   传真:0371-63318666
Copyright@ 2012 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 版权所有    www.hnccp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1001920号 技术支持:瑞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