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热线
您的当前位置: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物风采· 新闻详细
郑州师范学院校长赵健在“两岸经济文化(郑州)论坛”上的主题演讲
来源: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   编辑:admin   发布日间:2016-07-15   

 

文化驱动特色引领——积极探索师范教育做精做强之路

 

郑州师范学院校长赵健在“两岸经济文化论坛”上的主题演讲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钟任校长讲得很深刻,非常有可借鉴的意义。特别是在当前中国职业教育在高效转型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值得郑州师范学院借鉴的我发言的题目是文化驱动特色引领——积极探索师范教育做精做强之路
大家知道,中国最早成立的师范教育机构,当盛宣怀1897年创办的上海南洋公学师范院,而真正开启高等师范教育的则是1902年京师大学堂设立的师范馆至今中国师范教育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多元化的师范教育体系,呈现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共同参与的格局自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以来,中国大陆师范院校逐步开始层次和机构的调整,实行由三级向两级师范教育体系的过,那么在这一过程中中等师范教育消失,很多师范院校通过合并转型升格或者并入综合性大学,或者成为地方本科院校我们郑州师范学院走得就是这样道路,郑州师范学院的前身是郑州师专,师专的前身是两所中职,两所中职和教育学院合并成了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目前中国大陆有师范类院校178所,设有教师教育专业的非师范院校338所
下面,我分三个方面向大家汇报
 
把握时代脉搏  明确发展定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2015年教育部全面推行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注册制度改革,师范生也需要和非师范生一样通过全国统考,获得教师资格证。原来我们师范院校一毕业就发教师资格证,现在同样要进行考试。所以,随着高等教育的系列改革,师范教育原有的局面逐渐被打破:一是教师队伍紧缺的现状趋于缓解,教师培养的大学化和专业化呼声日渐高涨,使得师范院校封闭、孤立培养教师的局面被打破;二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排名以及各类评估指标要求的指向等,促使师范院校被动甚至被迫转型,不得不寻找新的身份认同在此强化应用型要求的大背景下,很多师范院校纷纷更名或转型。郑州师范学院是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在升本之初,学校就实施强基固本工程,开展办学理念大讨论,确立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建设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的本科院校的目标,明确了加厚基础,规范管理,练好内功,办出特色,提升水平的办学思路埋石头,划跑道,采取“建高地,种大树”的举措,强化教师教育优势,凝练办学特色,坚持走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在今天师范教育转型发展的关键时刻,我校同样需要重新审视发展的定位问题,必须清楚,转型对师范院校意味着什么?转型的标准是什么?转型的关键是什么?转型的路径是什么?怎样转型才能使师范教育更好实现自身的价值?通过对这些深层次问题的理性深刻反思,我们认为师范教育的转型不是简单的名字变更,更不是外在的形式的从师范转向综合,而是从内在的寻求多种发展的可能性,尤其要思考转型中或者转型后,如何坚守师范教育传统的师道,师德,师表的价值。如何整合多种优质资源真正突出师范的特色和优势,培养高质量的师资,这才是转型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所在。为此,我们确立了突出师范特色,固守师范本根,将教师教育做精做强,非师专业做实做优的发展方向和办学定位,力求通过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使师范教育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升级
 
传承严师正道 重建育人生态
 
1.凝练培育师范教育特色,重建良好的育人职业生态。
郑州师范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秉承严师正道的优良传统,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育人为本,积极重建良好的育人生态,以凝练培育师范教育特色,重建良好的育人职业生态,实施师范教育特色凝练和培育工程,我们建立教师发展中心,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心为一体的教师教育能力发展平台,完善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推进郑州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提升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路,改革教学模式,实践范式和评价方式,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逐步建立内外兼修专业教育和和教师教育相互融合,开放的灵活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打造我校教师教育的特色亮点。围绕教师职业岗位需求和职业发展方向的趋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设置,加厚学科基础,精研教育理论,突出实践能力,实现由培养知识型人才向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转变。我们实施了以政府,高校,中小学三为一体合作教育为基本途径,实施双导师制和双导双学教职培养的合作为突破口,深化校校协同,育人模式的改革,实现由封闭式办学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政、产、学、研结合之路办学模式的转变。我们采用了引导实习,置换培训的方式将学生一个学期的教育实践时间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安排的在岗教师培训计划紧密的结合,进行全天候的顶岗实习,把在职教师置换出来,全身心地参加我校组织的专项置换培训学习,使专业化教育与职业化教育有机结合,从而实现了职前和职后教师教育一体化。通过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进应用型专业体系建设,提高品质,控制规模,实现规模,品质和效益的协调发展。
2、坚持以教学科研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重建良好的育人学术生态。以致以科研从教学的宗旨力求使科研成为提高学校竞争力,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有力支撑。为此学校以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为引领,成立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心,开展培育特色相关课题的研究,围绕创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进行校内专项课题立项和重点培育,力争取得一批阶段性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以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为抓手,加强各级各类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2012年我校首次以本科院校身份参加了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申报,实现了五项重大突破。其中,教育学原理学科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小学教育专业被确定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由我们学校牵头的郑州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被确定为省级教师教育改革的创新试验区中国古代文学(教育学原理),教学团队被确定为省级教学团队,13个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项目获得省级立项,学校内涵建设有了新的提升。截止目前,学校有国家级教师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项,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1项,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20余项,实现了大的全覆盖。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激励措施,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加强科研平台建设等,促进科学研究,催生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我们在承担国家自科和社科项目、省部级重点科技公关项目方面实现了大的突破。目前学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69项,建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通过发挥科研(创新)平台的作用,布置学科竞赛,创业大赛等,促进学生智力职业能力实训和科技研发的创新。
3植根大河中原嵩岳文化厚土,重建良好的育人文化生态。我们学校地处省会城市郑州这里物富民丰,交通便利,人文荟萃,是源远流长、方泽古朴的大河文化、中原文化,嵩岳文化的发祥地。作为今天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这里又是现代都市文明,商都文明文化的崛起和覆散之地,淳朴,守信成为社会风尚。学校一贯非常重视文化引领,成立了中原文化研究所和嵩山文明研究基地,通过对中原嵩山文明的根源文化研究发掘,搭建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和科技教育之上的文化载体,创设教学相长、良性互动的人文环节,开展绿色人文周末系列活动,开设教授讲坛,博士论坛,名家讲堂的丰富学生文化生活,陶冶师生情操,提升学生的素养,学校几十年的师范教育,形成了尊师、育师、重师、养师的科学态度,严谨遵律、求实、求真的治学精神和力行、笃学、求新的通便思维,以敦学敏行的核心价值,浸润于厚德、博学、弘毅、创新的精神追求之中,成为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成为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养成的精神之源。
 
突出师范特色 打造专业平台
 
学科专业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龙头,而师范教育专业是学校固本专业,因此我们高度重视学科专业建设,我们在办好中文、数学、外语等传统专业的同时,不断加大对特殊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等师范专业的建设力度,着力打造师范教育专业平台,以使打造特殊教育专业平台。
1.打造“特殊教育”专业品牌
我们学校从1986年起,就开始培养特殊教师,教育师资的工作,培养的特殊教育人才已经作为教育、教学和管理的主力军,遍布河南省所有的特殊教育学校。经过近30年的办学,我校已逐渐形成了特殊教育示范专业与听障残疾人教育专业相结合的办学特色,我们目前在校的聋生有400多人,而且这个亮点正在逐步的显现。有三个方面:
第一,形成医教结合、学科融合培养模式,以国家教育部卓越特殊教师教育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为依托,积极开展地方师范院校与医学院校、特殊教育学校联合培养卓越特教教师的改革与实践,逐步打造亮点。
第二,普及特殊教育通试课程。承担国家级教师队伍建设师范项目,开设特殊教育课程,培养师范生具有指导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教育能力,这在全国还尚属首例。
第三,走特教师资培养培训一体化的道路。我校作为地方高校,承担着全国特殊教育“国培计划”师范级项目近一半学员的培训任务。我们因为运用国培教学培育效果好被央视媒体多次报道,受到了学员和教育部领导的肯定。学校正在建设全国首个功能齐全的“生命阳光体验馆”,旨在让正常人体验残疾人的生活状态。率先在河南省招收听障残疾人本科专业四年,特别是音乐学,学生多次在大型演出中获奖。我们学校残疾人艺术团又叫郑州残疾人艺术团,节目多次在全国各大媒体播出,2015年参加中央电视台《出彩中国人》节目并荣获2015年度年中盛典总冠军学校被教育部、中残联联合命名为“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
2、 打造小学教育专业平台。小学教育专业应该讲是我校的传统专业,有着60多年的人才培养历史,目前是郑州市重点专业,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在长期的办学实践当中,我们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谱写新的篇章。三个方面:
第一坚持面向农村。因为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人口大省,针对农村小学点多面广师资缺的困境,我们率先在河南探索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能够承担多门课程的教学,带动和引领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卓越小学教师。
第二实施全科培养,建立宽基础,活模块,重实践的六加一模块化课程体系,优化以平台加模块为主体的课程结构。实行了角色体验的教学,观摩感知,案例研讨,模拟实训,岗位实践,反思研究五为一体实践教学。形成了全科培养,多能发展,分科选修,强化专长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河南农村的基础教育缺的就是这些人才。
第三,引领改革创新,承担河南省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改革项目,研究制定河南省小学全科教师学科教学能力的培养标准,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我们经过三年的努力,今年河南省首批对外招生1000名免费的全科师范生,在农村服务6.这个项目就是在我们郑州师范学院办得。那么为解决河南小学教师教育发展问题提供智力支持,履行了河南省小学教育全科培养项目执行办公室的职责,示范引领河南省卓越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改革项目。郑州师范学院是地方高校第五位,我们不是全面的培养,而是突出特色,做精做强。
3、打造学前教育专业平台,我们学校于2011年开设了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为托幼机构培养教育教学和管理人才。该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拓展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这几年学生是一毕业就就业。一以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引领教学改革,建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师教育精品课程1门,获得省级教师教育教学重点研究项目6项,一般项目11项,通过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二以优化课程体系为基础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基本的要求,探索理论素养和职业技能相融合的教师教育模式我们编写了河南省高等教育十二五首批规划教材《幼儿教育政策法规》,初步建立了统编教材加参考教材,文字教学加影像教材,加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系列化、立体化的教材体系。三以校园协同创新为手段实现师资培养与幼儿教育的无缝对接,以各级各类幼儿园建立了合作关系,一半的课程内容通过参与幼儿园活动实现借助参与幼儿园活动扩展课程的内容,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由于学生培养过程与幼儿园无缝对接,学生不仅有基本的专业素养,而且有各自的特长优势,深得用人单位欢迎。
各位领导和专家,十二五时期学校在本科院校建设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也得益于方向对口思路清楚,也得益于定位准确,措施得力,更得益于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那么十三五又是学校改革发展的一次重要战略期,我们将以“四个全面”和“五大发展理念”,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主动适应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新常态,夯实基础,凝练特色,提升内涵,不断地提高办学水平,为早日建设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的本科院校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关于本会|活动集锦|交流演出|服务民生|会员中心|联系我们

地址:郑州市管城区城东路94号华亿大厦14楼05号   电话:0371-63318666    15238033467   传真:0371-63318666
Copyright@ 2012 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 版权所有    www.hnccp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1001920号 技术支持:瑞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