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热线
您的当前位置: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内容详细页
我会主席陈义初在“两岸经济文化(郑州)论坛”上的总结讲话
来源: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   编辑:admin   发布日间:2016-07-15   

 

    两岸互补为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努力

会主席陈义初两岸经济文化(郑州)论坛的总结讲话

 

 

一.前言
今天由台湾太平洋文化基金会和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共同举办的2016年两岸经济文化(郑州)论坛在郑州师范学院隆重举行,这次论坛的主题是《两岸教育的现状、互补和合作》。在本次论坛上,两岸的六位专家学者就两岸的教育作为主题都发表了真知灼见。而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人才。所以我以“两岸互补,为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努力”作个发言,最后请钱生做总结。
二.国际竞争就是人才竞争  
  国际竞争实质是人才竞争,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当前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两岸都需要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2015年,大陆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振奋人心。一方面,人们为中国科学家在久未取得突破的基础科学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而兴奋,另一方面,也在为我们本土培养出世界级优秀人才而点赞。
但是在高兴的同时,就两岸创新型人才的现状大家都无不感到担忧。
  一是长久以来,由于我国本土培养的人才在基础科学领域鲜有重大突破,使得不少人对我国本土培养“金字塔”尖上的一流人才持悲观态度。
二是中国在国际组织中供职人数太少,与国家地位不相称目前,通晓多种语言、具有深厚专业知识、具备宽阔国际视野、通晓国际事务规则的人才储备十分不足,直接导致了我们国家在国际组织中供职的人数太少,级别较低,无法代表国家发出更有力的声音。
三是当前国际复合型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十分匮乏。随着中国企业走向世界,能够为中国企业在越来越多的国际诉讼中保护权益的最高水平的法律人才十分稀缺,当下,国际诉讼与仲裁越来越多,但是我们在这方面的人才储备明显不够,与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严重不相称。法律领域如此,直接攸关大国间经济博弈的金融领域也是这样。纵观大陆金融业发展,每一步开拓创新都需要从国外引进高端人才,本土金融人才因为缺乏创新能力只能居于二线。私人银行、信用卡、量化模型设计……这些金融领域的新业务在起步时都要依靠境外的金融机构和从业者来引导。我们的金融人才只能驾驭传统业务,对于创新性业务心有余而力不足。与此同时,参与国际金融机构和组织的中国人很少,能够代表中国在国际金融舞台上发声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四是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中国所占的比例太低。
这是一串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据《财富》杂志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大陆“适合全球化要求”的年轻工程师只有16万人,不到美国的1/3。中国大陆国际化工程师占全国工程师比例不到8%,而印度为25%中国大陆工程技术人才人均所创造的产值仅有美国的1/16、德国的1/13中国大陆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仅为24.8人。瑞士洛桑发布的《世界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大陆“合格工程师”的数量和整体质量在参与排名的55个主要国家中位列第四十八位。
当前,大陆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均居世界前列,但高精尖人才严重匮乏。有统计数据表明,在158个国际一级科学组织及1566个主要二级组织中,参与领导层的大陆科学家仅占总数的2.26%,其中在一级科学组织担任主席的仅占0.4%、在二级组织担任主席的仅占1.1%。从国际影响力来看,权威机构评选300多位对科学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中,大陆入选的科学家不到10位。从国际性权威科学院外国会员人数的国别排序来看,我国处于第十八位,低于主要发达国家。
这样的数字,如一块巨石,压在人们的心底。
三.创新型人才匮乏的“痛点”和“难点”
  其实对于“高精尖缺”人才培养的瓶颈与症结,大陆早在30多年前已经有所认识和反省,一些大学也开展了一流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验,但效果却不令人满意。
  1984年浙江大学率先创办以培养工科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教改试点班——混合班;进入21世纪后,政府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摆在了大陆发展的战略高度,教育部等有关部门鼓励、引导和规范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2009年,教育部等联合启动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应该说,这几种尝试与探索对唤醒整个社会的人才意识,为迅速培养一批基础科学人才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大陆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遗憾的是,我们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依然遇到一些困惑比如,从冒尖的程度上看,“平而不尖”的状况在相当程度上仍然存在,独占鳌头者为数寥寥,尤其在科学研究领域成为领军人物的并不多。所培养出的人才距离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栋梁的期望仍有较大差距。
  探究原因,如何让一流人才的“苗子”真正“冒”出来是“痛点”所在,同时,批判性思维的不足,“志趣”的缺乏,为短期功利目的而学,缺乏远大的专业理想和持之以恒的学术动力也是困扰人才培养的难题。此外,国际视野不够、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动手实践能力不足、对国际规则不熟悉等也都是困扰拔尖创新人才与领袖型人才成长的“难点”和“痛点”。
  一流人才培养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培养理念、课程设计、教学管理、成长环境、发展平台、考核评价、持续发展等一系列问题,最重要的是,需要国家的顶层设计,要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更大力度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的人才。人才培养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不能等到人才匮乏已经成为明显短板时才后起追赶,而应未雨绸缪、提前筹划。
我们必须抓紧培养能够引领国际科学发展趋势的战略科学家,有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的科技领军人才,具有国际化管理创新和跨文化经营能力的企业家人才,战略规划、风险评估、资本运作、国际投资等领域的高层次专门人才,通晓国际经济运行规则、熟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策法律制度的复合型人才。
四.两岸互补,为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努力
“中国的崛起真正到了居安思危的时候。即便我们再拿几个诺贝尔奖、再取得几个大的科技突破、再出现几个重大新药创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对人类文明做出过历史性贡献的民族来讲,也都是应该的。我们目前对于世界文明的贡献远远不够……”这是2015108日召开的“科技界祝贺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座谈会”上发出的强音。
  这番话引发了人们的共鸣,却也让人不禁陷入深思,究竟是什么让曾经为世界人类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的中国人,近一百年来在世界重大基础科学领域创新中鲜有建树、陷入沉默?
  世界级大师的缺失,限制人才成长和激发生产力的机制、土壤与环境,或许是症结所在。而改变这样的现状,要从扭转目前悄悄蔓延于高校的“短期功利主义”倾向开始。
  一是为什么中国学生普遍缺乏“激情般地好奇”“我没有特殊的才能,我只是激情般地好奇。”爱因斯坦的话,我们耳熟能详。我们常说,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而发现问题的过程,正是一个基于浓厚兴趣与强烈好奇心,基于持久观察与思考。这一点,目前中国学生普遍缺乏。
  二是为什么中国学生喜欢问“学这个有什么用”
  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现实:无论做研究还是学习,学生们总喜欢先问“有用“无用”,“有用”指的是立竿见影式的马上有用。如果说兴趣与想象力的缺乏已经成为限制一流人才“冒”出来的主要因素,那么,“短视”与“功利”则成为进一步阻碍人才成长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缺乏兴趣与好奇心、为什么“短期功利主义”大行其道。显然,教育与受教育过程中的“短视”与“功利”绝非一朝一夕形成,与环境、机制、土壤,尤其是评价导向息息相关。根据现行的制度要求,博士生必须要在毕业前发表3篇学术论文,否则不能按时取得学位证,但是我们知道,重大的科研课题三五年内往往都很难取得有效成果和明显的突破。另外,目前对于高校教师的评价制度也使得高校与科研院所的老师都没将兴趣与精力用在真正高水平的科研上,这样我们又怎能要求学生们如此呢短期功利主义的倾向,不仅存在于学生身上,更存在于高校教师身上。我们看到,“SCI”“EI”等国际文献检索的英文简称,是不少大学教师的“心病”。在我国高校教师评聘工作中,能否在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并被这些国际文献检索库收录,几乎被等同于评价该教师学术水平的高低。因此,无论是青年学者还是资深教授,都要围绕着这个评价的杠杆打转,围绕发表文章疲于奔命。在这样的评价导向面前,愿意从事基础原创性、应用基础及应用技术等费时、费力,又不易出文章的研究工作的青年教师已经越来越少,大家都立足于短平快的课题。加之目前高校的综合排名、专业学科排名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对高校学科的评价关系到高校的地位、声望和生源,博士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成了高校争抢的“稀有资源”,而如何申请到博士点和科研项目,高校的科研水平是重要依据。因此,我们看到,国外很多高水平的大学、研究机构与企业实体,都在积极致力于重大科研课题的研究,反观我们自身,却将大量本应该花费在科学研究上的时间用在了写文章上,而且,往往是为了写文章而写文章,文章含金量并不高。
  基于此,改变高校现行评价导向,成为高校改革以及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改变考核过繁,完全以论文为导向的考评机制,鼓励老师带学生一起瞄准国际前沿,在基础研究领域以十年磨一剑、甘坐冷板凳的精神,沉下心来潜心向学,进行探索性创新研究。通过制度建设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与此同时,完善高校人事制度,鼓励人才自由流动,尤其是突破“以论文论英雄”的条条框框,吸引国际上具有多年行业经验的优秀人才进入高校参与一流人才培养,都需要高水平大学大胆实践。
当然,一流人才的培养还需要同时处理好“育人”与“育才”的关系,“学好”与“好学”的关系,杜绝“短期功利主义”等,从根本上提供一流人才诞生的健康土壤。
我非常欣赏威尔·杜兰特与阿里尔·杜兰特在《历史的教训》中的一段话:“不应把教育仅仅当成事实、年代和帝王将相的资料堆积,也不能仅仅当作为了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的必要准备,而是应当作对我们精神、道德、技术和美学遗产等尽可能充分地传承,其目的在于扩大人类的理解能力、控制能力、审美能力和享受生命的能力”。
让两岸加强交流,增加互补,为中华民族培养出更多的“高、精、尖”人才,为世界做出我们中华民族应有的贡献!
关于本会|活动集锦|交流演出|服务民生|会员中心|联系我们

地址:郑州市管城区城东路94号华亿大厦14楼05号   电话:0371-63318666    15238033467   传真:0371-63318666
Copyright@ 2012 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 版权所有    www.hnccp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1001920号 技术支持:瑞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