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热线
您的当前位置: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内容详细页
复排戏剧四平调 传承保护传统剧
来源:河南中华文化促进会   编辑:admin   发布日间:2013-11-22   

 

  本网讯 11月19日至20日,商丘市宋城影剧院锣鼓铿锵、乐声悠扬,由商丘市梁园区四平调艺术研究中心排演的大型古装戏《陈三两爬堂》等4部传统剧目,在这里复排演出并全场录制,这是河南省文化厅和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为传承和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平调进行的一项实质性举措。
  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常法武、秘书长助理杨勇,省文化厅副巡视员孙鹏、省文化厅非遗中心主任裴景岭、非遗处副处长张永俊等一行,在商丘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孙玉林,梁园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顾光勋,梁园区政府副区长杨社会,梁园区文化局局长陈磊等领导的陪同下,现场观看了录制的4部剧目。
  商丘市文广新局局长孙玉林和梁园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顾光勋说,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与关心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与保护,对四平调剧种的发掘、发展与壮大加大扶持力度,探索壮大四平调演出阵容,培养传承接班人新途径,不惜财力物力,确保四平调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可持续发展。
  随后,与会人员参观了四平调艺术研究中心展览厅、资料室和排练厅。
  此次录制的四平调传统剧目有《陈三两爬堂》、《小包公》、《三告李彦明》和《吕蒙正赶斋》。据了解,这4部大型古装戏,是商丘市梁园区四平调艺术研究中心经过几代艺人的精心打造,传承下来的保留剧目,也是深受豫东乃至中原地区人民群众喜欢的传统大戏,原汁原味地展现了四平调古老的艺术风格,对探索和研究国家稀有剧种四平调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据介绍,四平调前身源自于清末民初的“花鼓戏”,历经老艺人邹玉振、王汉臣、张新魁、邹爱琴、拜金荣等戏曲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完善和创新,走过了百年沧桑,在艺术的夹缝里创出了今日独有的风格,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剧种,可谓是几经波折、生死多难、跌宕起伏。
       20日下午,在召开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四平调艺术研讨会”上,与会领导和戏剧专家就四平调的现状与未来的发展进行了研讨和交流。会上,省戏剧艺术专家学者对四平调剧团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能排练演出诸如《陈三两爬堂》、《小包公》等大型古装戏的拼搏进取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演出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纵观四平调艰难曲折的历史道路,专家们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各抒己见,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合理化建议,并就四平调的可持续发展和壮大指明了方向。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常法武认为,一个名演员给观众的印象是久远的,四平调团体自身要不断加强演员素质的培训和提高,要面向基层群众多演出,演好戏,党委、政府应给予支持和关心,推动文化艺术事业快速发展。省文化厅副巡视员孙鹏认为,培育传承接班人是当务之急。(冰凌)
关于本会|活动集锦|交流演出|服务民生|会员中心|联系我们

地址:郑州市管城区城东路94号华亿大厦14楼05号   电话:0371-63318666    15238033467   传真:0371-63318666
Copyright@ 2012 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 版权所有    www.hnccp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1001920号 技术支持:瑞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