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热线
您的当前位置: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文化典籍· 内容详细页
人才强国呼唤人才文化
来源: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   编辑:admin   发布日间:2013-05-17   

 人才强国呼唤人才文化

 

       促进人才的成长与发展,深化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不仅要重视人才的“物质家园建设”,更要重视人才的“精神家园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文化,营造社会文化环境,是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最深厚、最持久的社会基础。
 
人才渴望“精神家园”
 
       改革开放特别是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以来,我国的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人才强国战略稳步推进,科学人才观日益深入人心,人才队伍的整体实力明显增强,人才效能不断提高,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得到优化,人才资源总量已居世界第一位。
但是,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要求相比,我国在推进人才强国战略中还存在一些深层问题: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人力资本投入严重不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才管理制度没有完全建立,等等。要解决这些深层次问题,除了继续解放思想,在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上要有突破性的改革举措之外,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必须高度重视人才成长与发挥作用的文化社会环境建设。
       人才文化,这里指的是非物质、非组织性的因素,是属于文化和精神范畴,也就是指人才的价值观、道德和社会风气等方面环境。人才文化建设,对人才强国和人才自身发展,都至关重要。
       人才的生存发展,一方面需要创造大量的社会物质条件,为人才提供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需要营造大量的文化精神产品,即价值观、道德和社会风气,为人才寻找精神价值灵魂,来促进人才的成长与发展,促进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我国不仅要重视人才的“物质家园建设”,而且更要重视人才的“精神家园建设”。要从多元精神价值中求主导、多样精神价值中求共识、多变精神价值中求主动、多选精神价值中求优势,引导塑造先进的人才价值观、道德和社会风气。
 
传统文化相关分析
 
       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财富。但是,中华文化也存在某些缺憾,给我国的人才成长和人才强国带来较大的影响。目前,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缺乏团队协同文化精神。长期以来,人才在合作共事中,往往缺少一种团队协同的文化精神,更多考虑的是个人、部门、局部的利益,缺乏对公共空间、公共道德的考虑,有时会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尴尬局面。在人才管理中,有许多问题,看上去似乎是体制机制问题,但实际上是文化问题,是人与人之间缺乏团队协同文化精神,这严重制约着人才成长及人才作用的有效发挥。
       二是缺乏尊重欣赏的文化认同。长期以来,在人才的评价、选拔、使用过程中,往往缺乏尊重欣赏的文化认同。中华文化里倡导“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是指做事要非常麻利,“慎”是指讲话要小心,“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组织上对“慎言”者的评价往往认为是成熟的表现。相反,对于敢于直言,敢说真话的人,往往会认为是不成熟的表现,而受到质疑,不予欣赏。
       三是缺乏公平正义的文化气节。历史上人们往往强调“不患寡,患不均”。由于缺乏公平正义的文化氛围,最终,导致优秀人才的积极性严重受挫,极大地影响了人才的成长和作用的有效发挥,更无法促使人才创造性、主动性发挥。前几年,上海发生的一次“人才地震”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上海有家高科技企业,由于分配不公等原因,200位科技人员集体辞职,去了新加坡一家企业。新加坡这家企业的吸引力,主要是激励机制好,岗位薪酬都按国际价格安排。我们必须根据中央关于分配制度改革的要求,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以确保人力资本的地位及利益。
      四是缺乏竞争择优的文化意识。我们在人才管理中,不太讲竞争等文化意识,喜欢讲“你好,我好,大家好”。对业绩、能力平庸的人,常常认为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还有疲劳”。由于缺乏竞争择优的文化意识,最终会出现“能者不能上、平者不能让、庸者不能下”的被动局面。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文化,营造社会文化环境,是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最深厚、最持久的社会基础。
       以上这些传统价值观、道德和社会风气,严重影响了人才的激情和活力,也影响了人才的精神家园建设。
 
文化建设须有突破
 
       笔者认为,为推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人才强国,在人才成长使用上,应该建立一套兼容的用人文化,创造天下人才为我所用的氛围。这就要求从以下几方面有所突破:
       一是克服把学历与人才画等号的观念。按照科学人才观,学历文凭不等于智力能力,也不等于业绩贡献。没有很高学历和文凭的人,只要为经济社会创造财富、积极做出贡献,也是社会有用的人才。香港是一个讲究学历的地方,但是香港在用人制度中,决不搞唯学历。香港社会考量人才的标准,是既重视学历,也更重视人的专业技能、管理经验以及国际视野、职业操守等综合素质,这是香港这个务实社会已经形成的社会共同理念。在香港,谁都不会否认,如霍英东、蒋震、李嘉诚、李兆基、包玉刚等一大批推动香港经济发展的大实业家,都是一流的经营管理人才,他们虽然没有大学文凭,却具有辉煌的实绩和过人的能力,因而受到香港各界广泛的尊重。所以,我们在使用人才过程中,不能片面地看学历、职称,而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把能力与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真正创造一个“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人才管理新文化理念。
       二是对创新人才营造“两个自由”文化环境。创新人才不好用,庸才好用没有用,人才有用很难用。要激活创新型人才内驱动力,既要有宽容之心,就是要像长者一样爱护创新人才,要宽容失败,不因为一次失败就一棍子将人打死。另外,更要创造创新人才“两个自由”环境,一个是外在的自由,行动的自由;一个是内在的自由,心灵的自由。对于创新人才我们要更加强调其内在的自由,心灵自由。因为,创新人才的劳动是创造性劳动,而创造性劳动需要有愉悦、轻松、宽容的文化环境。所以,创新人才只有在心灵自由的时候,创造才会达到极致。
       三是从制度层面激活人才的内驱动力。人才流失是正常的,人才不流失才是不正常的,而不合理的流失主要是激励不到位。人才的激励包括物质待遇、成长空间和感情方面的激励。比如,在人才物质待遇方面,薪酬待遇低、长期不承认人才的价值就难以激励人。我们必须大胆改革,提出给优秀人才“三金”,即金手铐、金台阶、金色降落伞,通过“三金”来激励人才。又如,在人才成长空间方面,要设计允许失败,宽容失败,构建让失败者重新振作的平台,一步成功即时激励,使每个人才都有成长的希望。再如,在人才培养方面,要从人才强国战略高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才的快速成长。
       四是走出“优惠政策”的误区,创建“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制度。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把公平和正义作为核心社会价值取向,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它既是一个目标,又是一个过程。当前,要重点解决影响人才成长与发挥作用的种种问题和矛盾,不是靠出台几项优惠政策就能奏效的,而是靠创造“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制度平台。发达国家中,更多强调的是“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因为,这样的制度设计,比优惠政策设计更具有根本性、长期性、重要性。市场经济发展的本身恰恰要求机会均等,只有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核心价值观,人才才能够心情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够协调,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够发挥出来。  (沈荣华)

 

 

关于本会|活动集锦|交流演出|服务民生|会员中心|联系我们

地址:郑州市管城区城东路94号华亿大厦14楼05号   电话:0371-63318666    15238033467   传真:0371-63318666
Copyright@ 2012 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 版权所有    www.hnccp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1001920号 技术支持:瑞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