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热线
您的当前位置: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文化典籍· 内容详细页
宋学精神的当代定义
来源:河南中华文化促进会   编辑:admin   发布日间:2013-12-26   

 宋学精神的当代定义

杭州师范大学副校长何俊在研讨会上的主题发言

 

        宋代在我国的历史中是一个积弱的王朝,被外来的民族吞并了。所以,在国史的研究上,宋代好像带有先天的不足。如何看待这样的问题呢?

  我是这样理解的,一个朝代的灭亡还是延续,在一个历史的时空当中有很多的偶然性。就宋代而言,两宋加起来300多年,最终走向灭亡,我们可以看成是野蛮对文明的推翻。就如今天不恰当的比喻,秀才遇到兵,结果这个秀才被杀了。是不是意味着这个秀才就是不对的呢?所以,我们应该看到宋代虽然被灭,但是宋代所创造的文化,却成为我们这个民族文明发展的基础,而且宋文化所达到的成就,也成为中华文明向前发展的一个引领。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能因为宋代的灭亡,就否定宋文化的成就,看不到宋文化以及它背后的支撑——宋学所具有的超越时代的意义。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今天才能够非常认真的、非常理性地来总结、理解、阐发宋学的精神及其当代的意义。那么关于宋学的精神,不同的学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加以梳理。我觉得,宋学的精神具有强烈的或者高度的人的精神自觉和文化自信。这是摆在今天的中国同样要面对的问题。十八大提出和强调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是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建党90多年,在中国人探索、前进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自信。那么,我们如何来看宋代人,其实宋代人也同样面对这些问题,在经历五代十国,宋代人如何能使自己的文明得到比较长久的延续。在佛教、道教已经泛滥,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基本生活现象的情况下,如何使民族自己的传统(儒家文化)能够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内在精神,我觉得这是宋学精神当中的第一点。这个思想的当今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我们大家都知道,朴实价值的观念源于西方基督教文化产生的一种观点,并且随着近代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推进,向外输出的文化的内在联系。中国要融入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全球化的浪潮当中,必须是和域外的文明、西方的文明进行全面的对比。在这个对比中,我们不能够简单地去推测,我们必须告诉全世界,我们这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化脉络,我们的文化脉络当中同样有许多值得为今天这个全球化的世界所面临着的问题和挑战提供精神之源。在当今世界,中华文明融入世界全球化的浪潮当中,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在全球化的浪潮当中如何担当起大国的责任和树立自己的形象,与这个民族的精神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有重要关联的。在这个问题上,宋学的精神对我们今天也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第二,宋学从它的各家各派的学者来看,他们有个共同的关联,那就是具有浓烈的天地循环,家国民生的关怀,其实这样的一个精神要素,集中表现在张载的“为天地一心,为生灵立命”。所谓为天地一心,就是为宇宙天地自然建立起它内在的逻辑。所谓为生灵立命,就是要以人为本,如何来建立一个美好的现实生活。儒家文化是一个不关注死后世界的文化,它关注的是现实的人生,这个现实的人生当然应当是幸福的、安康的社会。这种社会的建立并不是一种凭空的想象,而是建立在对理性的认识上。所以,天地循环,以家国民生的观点是宋学精神的第二点。程明道先生有一句诗表达了这样一种精神。他说:“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他所关注的是现实的生活,每天的变化,但是这些变化的背后有一个依据,是和宇宙、自然和谐共存。

  第三,宋学的精神如果只是停留在文化自信、精神自觉上,只有一种天地情怀、家国情怀是不够的。如果只有前两个精神,我们说他有这个境界,但是他却没有真正的文化自信和家国安康的本领。所以,宋代的学者、思想家、政治家,在创建宋代文化,构建宋学的时候,在精神方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我认为那就是文化的传承与创建,这是宋学的精神的第三点。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上,宋代的学者们在思想领域投入了巨大的热情,他们吸收了汉唐以来的精华,也吸收了佛、道文化,但没有失去自己儒家的基础,能够把新的知识和既有的传统相结合,从不同的层面来构建起一个完整的思想理论。在思想理论之外,宋代学者非常注意吸收新技术的出现,像印刷术,尽管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但是真正用于生活是在宋代。印刷术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意义不亚于今天的互联网。在教育层面,宋代的书院同样也是在唐代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且是紧挨着佛教寺院发展的,民间和朝廷共同推进。还有很多社会制度、社会风俗。我们今天读到朱熹的著作知道,南宋朱熹的年代,福建同安还流行着抢婚的习俗,正是因为儒家们的努力,才改变抢婚的习俗,使婚姻日趋文明化,所以制度的安排是他们精心考量的。朱熹曾经讲过,制度没有一个抽象的概念,只有在前人制度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新问题进行调整、改革、补充,以至于完善。宋学在推进自己的文化建设上,遵循着良好的制度。比如说,表现出统一的要求。北宋的王安石,南宋的朱熹都有这样的趋势,他们是大思想家,因为他们认为,他们掌握的真理应该让大家接受。但尽管如此,和他们同时代的学者们也保留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且与自己独立思想的贡献和这些要求边缘化的思想保持着对话。荆公学问非常好,唯一的问题就是追求统一,这是苏东坡不能接受的。整个宋代的文化多元、统一的这样一个总的态势得到高度发展。在政治文明当中,宋代使科举制度成为真正社会阶层得以流动的良好行为,大量的社会中下层精英进入国家管理层面,宋代知识分子也明确提出士大夫与君共同治天下的理念,而且这样的理念也为政府所接受,政府与知识界的平等的对话,在宋代树立良好的典范。传承与创新在宋代的理论层面、制度层面都有坚实的探索,并且取得巨大成就,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

  概括地讲,我认为宋代文明、宋代精神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和以理性为导向的科学。说到底就是人文以理性的中国文化的建设。才使得它所建立的文明能够为此后800年的中国所接受。近代以后,特别是“五四”以后,中国文化能很快实现它现代化的转型,接受“德先生”和“赛先生”到中国来,是和宋代学者、宋学的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的培养相关的。再从“五四”到今天,十八大所提出和强调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中华民族的复兴也沿着这样的道路向前推进。今天的中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能够发出的声音、应该发出的声音必然是理性的精神和人文关怀。 (根据录音整理)

关于本会|活动集锦|交流演出|服务民生|会员中心|联系我们

地址:郑州市管城区城东路94号华亿大厦14楼05号   电话:0371-63318666    15238033467   传真:0371-63318666
Copyright@ 2012 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 版权所有    www.hnccp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1001920号 技术支持:瑞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