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热线
您的当前位置: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文化典籍· 内容详细页
濮阳曲剧成长史----鲁兵库
来源:河南中华文化促进会   编辑:admin   发布日间:2012-08-13   

曲剧主要分为南阳大平调和洛阳小调。濮阳县曲剧团前身由坠子演变而成,坠子由道情演变而来,清光绪年间濮阳城乡已有道情出现,此后更为流行;光绪末年,濮阳董庄董永林说唱道情,行艺至徐州一带,见有坠琴搭伴说唱者,董慕其艺,主动与其结伴江湖,得其艺,回县传艺说唱“坠子”声震县境。导致有道情转坠子之变革,道情为坠子所代。
清宣统年间;坠子二代宗师康元林赵炎祥(艺名黄马褂)为坠子事业的发展有着不朽之功,特别是宗师赵炎祥带班在彰德府(今安阳)卖艺,慈禧太后在此巡视过寿,爱听其唱,亲封御儿;赐黄马褂一件,当时名震豫北。随着时局动荡,艺人度日艰难,四处漂泊。民国初期(公元1914年),有地方名人梁殿选召集方圆艺人,在梁大郭寺院成立梁家坠子化妆班,成为濮阳县第一个把坠子改成上台演出的化妆班。在黄河两岸很受欢迎。20世纪30年代末,在老艺人鲁成信的带动下到各地演出;临近地、县,先后成立了坠子化妆班,影响很大。
濮阳解放后,1945年,八公桥老区政府决定让区干部梁东书和管学贤带领戏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并排练出文明戏,《活阎王讨账》、《一张土地证》在土地改革运动中起到了很大宣传作用。1947年,刘邓大军过黄河时,戏班老艺人鲁成信、鲁成云、梁金刚、梁道印等人捐献树木及板子交给政府造船,支援大军南下。1949年年初,第四野战军过黄河时,戏班分班夹道欢迎,敲锣打鼓,在庆祖、白邱,两路多次迎送大军过河。1950年10月,县召开曲艺整顿会议,给剧团150公斤小米,县文化馆审核登记后,带服装道具归县,成为濮阳县坠子戏社。归县后响应政府号召,全团演职员捐款支持抗美援朝,排演了中朝友谊现代戏《骨肉亲情》。1953年更名为濮阳县新声剧社。1956年,转为全民性文艺表演团体,更名为濮阳县新艺剧团,排演现代戏《擦亮眼睛》、《中秋之夜》。1958年,由文化局副局长姚换帮带领剧团主要演员去洛阳曲剧团学习,带回剧团现代戏《掩护》、《三月三》、《赶脚》,古装戏《柜中缘》、《借年》、《闫家滩》、《草人媒》,遂更名为濮阳县红旗曲剧团。1982年安阳地区汇演《忠良之后》,获二等奖。1986年,全县文艺团体汇演,曲剧团移植豫剧牛派名戏《三愿意》荣获二等奖。1990年,全县文艺汇演中,演出剧目大型连台戏《姐妹皇后》荣获一等奖。
1980年,经县政府批准,以团带校,招收学员50名。1982年,剧团领导班子选派10名优秀的学生赴山西长治市戏校学习。1983年,这些学生回团工作后,使剧团演出水平大大提高,先后排练出大型连台戏《郑小姣》、《包杨颂》,《姐妹皇后》,常年在豫、晋、鲁、冀等地区演出,备受群众欢迎。1996年,剧团在石家庄郊区演出时,百年不遇的洪水暴发,将剧团的服装道具全部淹没,在团长梁同印的带动下,全体演职员自筹资金18万元重新购置服装道具,维持剧团正常演出。2011年春,剧团自筹资金8万元,更换服装、灯光、音响,尽管演出不景气,但仍坚持送戏到农村,一边演出,一边劳动,艰难的始终不移的维持着豫北地区仅有的这一演出团体即濮阳县曲剧团。
曲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旧时也称“高台曲或曲子戏”。曲剧流行河南全省及周围邻近地区,是在当地流行的曲艺鼓子曲(洛阳曲子、南阳曲子)和踩高跷的表演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曲剧音乐最早可追溯到由坐班清唱的河南鼓子曲,由其中的杂牌小调与河南的民间歌舞踩高跷相结合,于1926年经由临汝县农民组成的同乐社搬上戏剧舞台,从而正式发展为戏曲剧种。其中的“高跷曲”由去掉高跷拐子的演员登上戏曲舞台,是曲剧由民间歌舞演变为“高台曲”,使戏曲形式有了一个质的飞跃。鼓子曲是一种曲牌联缀体式的说唱艺术,演唱时,三五人自执檀板击节,一反以前的三弦伴奏形式,需要帮腔处就一起帮腔。每一曲目,均按一定的曲牌顺序来演唱。约于清末民初,出现鼓子曲与踩高跷相结合的形式,成为“高跷曲”。它最初出现的时候,既不化妆,也不分行当,只是由数人踩高跷唱有故事情节的曲子,以三弦等乐器伴奏,走街串坊。发展至1920年前后,才出现了由简单化妆、粗略的行当分工的高跷曲,多数演出鼓子曲中大多有人物故事的民间传说脚本,如《小姑贤》、《打皂》、《小打鱼》等。“高跷曲”去掉高跷拐子并登上戏曲的舞台,是它由一般的民间歌舞演变为正式的“高台曲”。这种戏曲形式的标志性事件,形成曲剧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
早在民国时期,由河南省临汝县(今汝州市)大张村关云龙所率领的剧社“同乐社”成员朱万明、马清波、陈书奇、李富生、郑君等16人前去河南登封县颖阳乡三里李洼村演出,因为下雨,多天不能踩高跷演出,李洼村的李祖白提出一定要他们去掉高跷站在台子上唱曲。由观看演出的农民将运载庄跷的牛车搭成高台,而去掉高跷拐子登到台子上唱,唱了《徐状元祭塔》、《杨八姐闹酒店》的剧目。这使高跷曲走上了台子去演唱。两个月后,李洼村这天为年年的龙王庙唱庙戏,就在庙门前垒了半米高的台子,上面搭个棚,后面挂块红布,这就成舞台了,由伊川的耿秉辰、孔海东、刘金水、郭太超,登封的王天水、范随林等20人,模仿当地的越调和高调又加上了小铜器。唱的曲目有《丁郎认父》、《天河记》、《刘全进瓜》、《武松杀嫂》、《书馆会》等。新的表演方式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从此,台子曲子走上了舞台曲子,叫河南曲子,后又改名为河南曲剧。
河南曲剧在李洼村诞生了,庙会结束后,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来邀请他们助兴演唱的不断,因为人手不够,就招来了各地的名演和本村的演员,汇集一起到附近的村落去演出,并起名为“醒民剧团”。这是国内最早的曲剧团,也是中国的第一个曲剧团。
从1927年,“醒民剧团”到全国各地演出谋生,在此期间又汇集了多家的演唱组织,成员有一名叫朱万明的在1928年看了文明戏(通俗话剧)后,受到了相当大的启发,便与玩友结伙进入洛阳老集,在一个炕院里演出了《胜利舞台》、《戒大烟》、《放足》、《李豁子离婚》等时装剧,受到欢迎,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地方戏曲,在以后的演出中逐渐向正规化发展。

关于本会|活动集锦|交流演出|服务民生|会员中心|联系我们

地址:郑州市管城区城东路94号华亿大厦14楼05号   电话:0371-63318666    15238033467   传真:0371-63318666
Copyright@ 2012 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 版权所有    www.hnccp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1001920号 技术支持:瑞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