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热线
您的当前位置: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文化典籍· 内容详细页
扬中原文化者 必得天下----严萍
来源:河南中华文化促进会   编辑:admin   发布日间:2012-08-13   

在中原经济区崛起之际,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成立了,这是中原文化史上一件可喜可贺的大事,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新区大发展之时,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的成立具有划时代里程碑的意义。
兂�,文化旅游等以文化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产业模式。抓住这个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通过文化强省战略,建立起包括郑州这个经济核心城市在内的几个文化核心城市,从而带动整个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已成为我们的历史性选择。中国是农业大国,河南是农业大省,以文化促发展的产业模式的成功经验,将会普及并引导全国,到那时真可谓是“扬中原文化者,必得天下”。 3月17日,河南省成立了中华文化促进会为推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提供了一个极大平台。为促进中原经济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动力源作用。
特提以下几点建议:
1.本届政府应站在振兴全民族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将文化强省战略提升到“立省之本、兴省之基、强省之源”的高度上来,将“塑造和谐仁爱文化强省”确定为河南省“十二五”期间的主要任务。为此,建议成立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负责的中原文化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各地市也应相应成立此机构,制定出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建设方案,确保此项工作任务落实到实处。
2.发挥我省申遗成功并在世界享有声誉的三个城市优势,通过文化建设打造几个文化核心城市。
①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河洛文化又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首,进一步挖掘“程朱理学”,二程既是洛阳伊川人,朱熹则是二程理学的第四代传人。洛阳是中华儒、道、释(佛)文化的发祥地,由此得出,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大有文章可作、潜力可挖。我们应当加大向世界的宣传力度,使洛阳尽快打造成国际文化大都市。
②安阳殷墟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挖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安阳有我国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文字博物馆,也可与濮阳市南乐的仓颉造字连为一体,更具有文字传说的神韵,交通便利,文化底蕴丰厚,大有特质文化可作。通过文化建设,使其成为一座文化核心城市。
③登封“天地之中”8处11项历史文化建筑群,2010年8月1日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申遗大会上,成功成为我国第39处世界遗产,是河南继龙门石窟、安阳殷墟之后的第三处。“天地之中”嵩山地区经历了汉、魏、唐、宋、元、明、清,构成了一部中原地区上下2000多年形象直观的历史文化建筑史,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在“天地之中”和“龙门石窟”两大世界文化遗产中间有一座历经三十五亿年,酷似一条卧龙的“中华第一龙山”的“中灵山” 有待开发。(据本人了解,已有投资商正在论证,准备开发)
3.借鉴上海世博园之经验,在待开发的中灵山建设下列几大园:
(1)《中华圣贤文化园》
圣贤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全民族的智慧结晶。中原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圣贤文化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据张放涛先生《中华圣人》一书统计,我国古代共有42位圣人,其中河南就占27位。可以建42座“圣人堂”和16位“贤人馆”,配套可建华夏名人园、姓氏文化园(百家姓中有79个姓氏都起源于河南)、历代民族英雄公祭园、少数民族风情园、世界名人园等等。
(2)《孝文化园》
百善孝为先。人失孝,德之不立。目前全国的2000多个博物馆,尚没有一个以孝文化为主题从而建立的园区。可建“大孝堂”,立“24位大孝子像”,其中中原人就占了19位。由此可见建立在中原最具说服和影响力。
(3)《佛教文化园》
自白马驮经,佛教传入中原,然后传向四方,2000多年来,佛教文化以成为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建成《宗教文化园》,将五大教派分别建馆,立于园中。几千年来儒、道、释(佛)能够在中原地区和谐共存,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兼容性,也是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4)《中华龙文化园》
位于中原大东北的濮阳,于1987年在西水坡挖掘出的距今约6400年前的珍贵文物蚌塑龙形图案,被认定为五帝时代入土的,在国内外考古界引起轰动,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推前了1600多年,被考古学家誉为“中华第一龙”。濮阳由此获得 “中华龙乡”的美誉。本人在香港、台湾、东南亚等地主讲的《中华龙文化》共三章:1.龙的传说;2.龙的象征;3.龙的图腾;在海外引起轰动,我也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也讲了这三节。由此拉开了“上古文化看濮阳”的序幕。
(5)《皇陵文化园》
位于淮阳的太昊伏義陵庙,是中国十八大名陵之首,占地875亩,始建于春秋,增制于盛唐,完善于明清,历经2000多年,历代帝王曾先后51次御祭。太昊陵祭祀活动,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民间庙会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庙会的日平均流量达40万人次。借此灵气,可将历朝历代的皇帝安放于此,成为世界瞩目的《皇陵园》,更具价值。
4.利用发展文化的大好时机,加大文化产业资金的投入力度,在争取到国家资金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利用民间投资、外商投资、开发投资等资金优势,走“文商旅”结合的模式,走开发旅游产业和新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模式,着实推进地方经济大发展。积极探索组建文化投资公司,股份合资建设,农民参股建设,出让部分股权、参股、控股等多种投融资方式,扩大投资来源。
5.加大我省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投资力度,政策扶持力度,由现在的1家发展到810家。文化产业基地由7家发展到20家左右,现有的国家认定的动漫企业由6家发展到20家左右,形成大规模文化产业。同时在我省农村全面推进建立特色文化乡镇。
6.为确保中原文化强省顺利成就,建议加大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引进重用一批即是文化创作专家,又擅长文化经营管理和文化科技创新的人才,打造一批展示时代风貌、代表地方特色,具有国家水准的文化精品品牌,在豫剧、曲剧、影视剧、舞台剧、图书、美术等方面推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
河南文化底蕴丰厚,资源优势突出,大有文章可做。紧扣传承与创新两大主线,按照用活历史资源、创新展示载体、打造文化名城,传承华夏文明的整体构想。我们要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崛起优势、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真正使文化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引擎、重要支撑。实现河南经济、文化又好又快发展,必将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河南亿万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和文化发展的成果。创建“幸福、美丽、和谐”新河南,“天赐中原在此,必是登峰而翱翔之时”!

关于本会|活动集锦|交流演出|服务民生|会员中心|联系我们

地址:郑州市管城区城东路94号华亿大厦14楼05号   电话:0371-63318666    15238033467   传真:0371-63318666
Copyright@ 2012 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 版权所有    www.hnccp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1001920号 技术支持:瑞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