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热线
您的当前位置: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文化典籍· 内容详细页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市场经济中繁荣与传承” ——贵州毕节倾力打造“古彝圣地、文化高地、走廊要地”
来源: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   编辑:admin   发布日间:2016-08-11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市场经济中繁荣与传承”  ——贵州毕节倾力打造“古彝圣地、文化高地、走廊要地”

 

    几十名赤膊的彝族汉子手握熊熊的火把,划过双臂、胸前、肚皮,火焰穿过裤筒从脚下流淌而出。
彝族火把节
    2016年8月2日晚,一支激荡的“火把舞”,将“藏羌彝走廊·彝族文化产业博览会”推向高潮。流光溢彩之中,更为触动人类学教授理查德·斯汤普斯先生的则是“撮泰吉”。
彝族古戏“撮泰吉”
   “当我看到彝族古剧撮泰吉时,觉得应该把其与世界分享。我希望能学习到更多有关彝族的文化、历史,并把彝族的文化带向世界。”美国密歇根奥克兰大学理学院人类学教授理查德·斯汤普斯说。
   “藏羌彝走廊•彝族文化产业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中,毕节市委书记陈志刚表示,“毕节试验区是国家《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的核心区域。通过这次彝博会的举办,与兄弟省区市、海内外文化企业和各界朋友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
彝族铃铛舞
   “我是彝人”
    彝博会的前一天,吐珠鲁卡驾驶着越野车穿过云雾缭绕的乌蒙山,从邻近的六盘水赶来参演。这名彝族汉子正是“阿雕”,他所在的音乐组合“彝人传奇”已走出八百里彝山,并在全国性的文艺演出中初绽头角。
   “因为我们是彝族人啊。”本届彝博会上,阿雕和他的两位伙伴一致决定 “义演”。上世纪80年代催生至今的中国现代文艺复兴潮流中,吉狄马加等多位彝族诗人也不止一次地呐喊,“我——是——彝——人!”
    山水相连,人文相通。威宁“中水殷商文化”的陶器残片上,考古学家惊奇地发现有类似文字刻画符号,这已被认定为古彝文。此前,学术界认为彝族先民在黔西北至少已有3000年的历史,他们先后建立卢夷国、朱提国等政权,世袭统管水西地区千余年,留下“百年皇帝、千年土司”的传奇,也逐渐隐匿于康熙帝“改土归流”后的民族大融合。
    盛极一时,彝族却在外界“夜郎自大”的寓言中被遗忘。如今,彝族知识分子不得不在历史的残片中追寻自我。1999年,王子尧将一部秘籍《夜郎史传》翻译、整理、出版,为夜郎、可乐与彝族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新视野、新思想。
    王子尧的父亲是王兴友老先生。王家是闻名乌蒙山区的“布摩”家族,据说已流传108代,他们负责把彝族的历史记载于“羊皮书”上。“布摩”既是经师,也是祭师,具有沟通凡人与神灵的本领,这却成为在“文革”中成为祸端。
   “父亲遭到揪斗。”王子尧回忆说,他的父亲秘密地将祖传羊皮彝文典籍藏匿于深山岩洞。劳动之余,王兴友悄悄地取出这些羊皮书,放置在玉米地中曝晒以免生霉。
    生活在毕节的彝族人将近70万,占贵州全省彝族人口的四分之三,多数生活于大山之中,一直被贫穷落后所困扰。新中国成立前,彝人一度被称为“倮倮”或“夷人”。1949年后,国务院开展少数民族调查工作,毛泽东提出改“夷”为“彝”字:“房”子下面不仅有“米”,而且还有“丝”,寓意有吃有穿,日子好过,生活富裕。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毕节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在习仲勋同志批示关怀、胡锦涛同志倡导推动下,国务院批准毕节设立“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新路子,为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实践探索新经验。
    同年,毕节被纳入“国家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核心区。
   “发展彝族文化产业,就是要把彝族人民生活中的传统智慧和现代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开发出可流通、可消费和可收藏的产品。”中国社科院文艺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贾旭东认为,“在这当中,政府的引导不可或缺。”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文化产业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毕节市委书记陈志刚表示,毕节正在尝试和探索文化、旅游和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一个人,一部戏,一座城。继红遍大江南北的《奢香夫人》之后,《南诏王》正在毕节市大方县开拍。2016年8月2日晚,彝族第一导演贾萨杨万携《南诏王》男主角程韦然等主创人员集体现身,一场少数民族文化的盛宴高潮迭起。
   “让非遗在市场经济中繁荣传承”
    上着蓝色布衣、下穿黑色大裤脚、脸遮木质面具、头顶白色尖帽,四名表演者手拿竹竿迈着“罗圈腿”似的步伐,紧随着白胡子“山神”划圈而动,嘴里诵着古老的“咒语”,而山神的坐骑“九角兽”也与一头“未驯化”的水牛在缠斗……
    撮泰吉,终于亮相彝博会。
   “这部彝族古剧在汉语中又称‘变人戏’,是人之初、舞之始、戏之源。”毕节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昌旭介绍说,著名戏剧家曹禺先生看了撮泰吉的录像后评价说,中国戏剧史应该重写,其源头就是撮泰吉。当代戏曲理论家曲六乙先生则认为,撮泰吉是“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驱祸祈福,撮泰吉演绎着人分离兽、人类之演变的过程,这支古老的戏剧流传至少五千年:很久很久以前,三年不打雷,九年庄稼不熟,不见雀鸟飞……有一年六月初三降大霜,所有的庄稼都毁了,种子也被冻死,连火种都熄灭了。
    危难之际,四名勇敢的彝人决定进入神秘山洞,寻求山神的帮助。借助巫术,山神老人以面具让四人鬼魂附体,变身“撮泰”,并将他们送回到老祖宗生活的时光隧道中。最终,这四名“撮泰”历尽艰难险阻,终于从老祖宗处取回粮食种子,度过劫难。
    一部撮泰吉见证着彝人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以及对“万物有灵”的敬畏。这也与毕节试验区发展精神不谋而合,“实现人民生活从普遍贫困到基本小康、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两大跨越。
    文道华,出生于1942年11月,正是撮泰吉的传承人。偏远的毕节市威宁自治县板底乡曙光村裸嘎寨,荒山野岭之中或村头场坝上,撮泰吉至今保留着原始而质朴的表演形式。
   “在裸戛组,撮泰吉是祖传的,父传子,传男不传女,因我是家中独子,所以就当之无愧地成为惟一的传承人。”自12岁起,文道华就开始学习撮泰吉,而从其父上溯五代俱是“毕摩”,均为撮泰吉的主演。文道华回忆说,其父曾有一本折叠式的彝文小抄本,记录有“撮泰吉”和上溯10代演艺撮泰吉的人员名单等,后不慎毁于1961年的一场火灾。
    古老的文化,却面临着传承危机。文道华说,他的两个儿子受现代文化生活的影响,不愿学更不愿传承撮泰吉。于是,他决定把整套撮泰吉传给外侄罗晓云。不久,毕节市政府不仅设立了专项资金,对撮泰吉的传承人或爱好者进行培训,而还组建民族艺术团,对撮泰吉进行精心编排、丰富加工和创新打造。
    当前,毕节上上下下已达成共识:对于撮泰吉的保护和传承,不应该采取博物馆标本式的封存,而要以活态的形式,不断融入新的时代,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市场经济中兴盛起来。
    古彝圣地,文化高地,走廊要地,毕节多年来的努力已为世界所认可。
   “毕节一直是彝族人民生息之地,是名副其实的古彝圣地,又是孕育发展彝族古老文明的摇篮,是彝族文化高地。”毕节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昌旭介绍,近年来,当地政府还推出“一典一历一剧一志三经”等多部大型文化工程,并通过恢复和复兴“走廊要地”,把黔西北神秘而厚重的古彝文化推向海内外。
   “刊山通险,驿使往来”
    对江镇石桅村附近的一条古驿道上,策马扬鞭,一队骡马传来清脆的铃声,这个旅游项目只为再现六百多年前古彝走廊的繁华。雨过天晴道路尤滑, 一只只马蹄,踏进一处处深窝,见证着一段段熙熙攘攘的商业史。
   “毕节是乌江、珠江发源地,是川、滇、黔、渝区域结合部中心。”毕节市委书记陈志刚介绍,毕节是“走廊要地”,历朝历代都是交通要道,都很重视交通事业的发展。
    庄初成道,是贵州有记载的第一次大规模交通活动。《史记·西南夷列传》说,楚威王时,庄在贵州境内弃船而走陆路经夜郎国(今毕节境内)入滇。随后,秦开“五尺道”、汉修“南夷道”、隋筑“石门道”,直到奢香夫人开“九龙驿场”。
    奢香夫人摄贵州宣慰使职政绩卓著,这惹得都指挥使马烨忌恨不满。洪武十六年(1383年),这名朝廷派驻贵州的封疆大吏企图挑起彝族各部纷争,“叱壮士裸香衣而笞其背”,企图一举消灭贵州境内少数民族地方势力。识破马烨预谋逼反、借机剿杀的阴谋后,奢香夫人决定“卷裙走马赴京师”,当面向朱元璋条陈原委,并表示“愿刊山通险,世给驿使往来”。
    归黔后,奢香夫人亲率各部,开辟出以偏桥(今施秉县境)为中心的两条古驿道:一条向西经水东过乌撒达乌蒙;一条向北经草塘到容山。奢香夫人还在水西境内开市,包括龙场、六广、毕节等九驿,绵延四百余华里,其走向与今日的贵毕公路基本一致。
   “要想富,先修路”,毕节今日的发展思路与奢香夫人一脉相承。如今,毕节飞雄机场已开通包括北上广和成都、昆明、西安等17条城市空中走廊;杭瑞、厦蓉、毕威、毕纳等高速公路网与成贵、叙毕等铁路网逐渐融通,极大缩短了与外界的时空距离。
   “便捷的交通条件为毕节试验区决战贫困、提速赶超、同步小康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毕节市委书记陈志刚介绍,云南力帆骏马、四川乌蒙山药业等民营企业相继在毕节投产,当地优质的煤炭资源也得以运往外部,推动着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协调发展。
   “毕节拥有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各美其美、美美共存的多民族文化。”毕节市副市长李玉平勾勒出文化产业发展的蓝图:
    通过加大开放合作力度,促进民族民间文化开发创新,并规划出高质量的文化产业园区、创意基地和重大项目,建设起一批有深度、有影响、有市场的文化旅游项目。同时,毕节市还将积极鼓励和支持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点的优秀艺术产品参与对外文化交流。
    繁荣、消逝、复兴,古老的“藏彝羌文化走廊”正重焕魅力。
 
关于本会|活动集锦|交流演出|服务民生|会员中心|联系我们

地址:郑州市管城区城东路94号华亿大厦14楼05号   电话:0371-63318666    15238033467   传真:0371-63318666
Copyright@ 2012 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 版权所有    www.hnccp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1001920号 技术支持:瑞博科技